“微雕”留住城市记忆
时间: 2024-03-02 04:26:05 | 作者: 水泥花砖系列
产品介绍
-
清晨,当阳光照进赤坎老街巷,一座座“镶嵌”在居民楼中的百年古建筑沐浴着阳光迎来新的一天。老城区还未睁眼,工匠们就来到古建筑中,拿来工具粉刷墙面、打磨地砖、翻新门窗……他们用一双双手,修复着跨越百年的“湛江历史”。
秋风穿巷而过,时光冲刷下的赤坎老街,正慢慢焕新。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从事古建筑修复的人,便是在历史长河中寻找着散佚音符绘制成谱的乐师,让古老的乐章重现于当代。
“优秀的历史建筑可以延续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老街修复的,不只是建筑,还是市民的回忆。”赤坎区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耀说,如何尽可能还原老街历史建筑的风貌,是修复工作的重中之重,概括为一个原则,即“修旧如旧”。
坐落于赤坎区民主路105号的广州湾商会会址,建成于1925年,是一座风格别致的法国钟楼式建筑物,也是赤坎老街改造项目中已修复完成的重点建筑。
“广州湾商会会址是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湛江经济和建筑发展史具有较高价值。在修复过程中我们对会址内1925年的黑红黄色水泥花砖进行了复原,整体空间的色彩设计也进行呼应,外墙则根据近期图片资料采用了大面积的黄色墙面涂装。”李耀说。
日前,“小林漫画”阅读空间在广州湾商会会址展出,70多幅治愈系漫画图文及精美的小林漫画文创产品,为广大湛江市民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昔日破败的建筑旧址,成为了湛江市民的“艺术交流空间”。“历史建筑通过修复后重新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活化了它的公益、经济价值,不仅能丰富附近居民文化生活和游客游玩体验,还能通过文旅发展带动周边经济。”李耀说。
距离广州湾商会会址不远处的南兴街,则坐落着另一栋重点修复建筑——静园。值得一提的是,静园的两任主人,都是广州湾历史的见证者。
静园建于1926年,是一座院落式建筑,为西式砖木混合结构,由临街建筑、中庭小花园和主建筑三部分所组成,既有欧式建筑与岭南骑楼的风格,又有南洋热带特色穹顶和罗马式窗楣,是典型的混合风格建筑。
“目前,静园的修复已进入尾声,正在对内外部的细节进行重新装修,有明确的目的性地恢复历史文物建筑风貌。”李耀介绍,秉承着“绣花”精神,项目建设团队时常走街串巷、拜访街坊,了解和收集历史建筑故事、图片和资料,一点点还原静园的原貌。
如今的静园,历经近百年的风雨飘摇,在建筑修复师的手中逐渐“活了过来”,穿过其通往庭院的法式长廊,依稀还可以感觉到昔日“广州湾第一照相馆”的繁华。
“古建筑修复是集基建、雕刻、绘画等于一体的综合技艺。古建筑建设技艺复杂多样,修复时要考虑到多种情况,通过传统技艺,达到延长古建筑寿命或让其尽可能还原原貌的效果。”莫承远是雷州灰塑省级非遗传承人,也是第二届“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参加古建筑修复、创作已有30多年。
“雷州灰塑技艺是雷州古建筑中的封火山墙、屋脊翘、照壁、山墙垂带和墀头等局部特色的装饰工艺,其创作集绘画、雕塑和个人修为、体力于一身,完成一件好的灰塑作品不仅需要强大的意志力,还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艺术水准,能够学习并坚持下来的人不多。”莫承远说。
作为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的雷州市,古建筑十分丰富,在古村落以及众多乡村的民居建筑中,都遗存有精美绝伦的灰塑。近年来,随国家对古建筑保护工作的重视,雷州半岛有大批的明清古建筑急需修复,工匠需求日益增多,莫承远借此机会招收爱好灰塑的青少年进行培训,先后培养了多名徒弟,并招进他的灰塑创作团队。莫承远和他的徒弟们正以手中的白灰,用这跨越数百年的技艺,让雷州半岛的历史建筑焕发新的古韵之美。
无独有偶,与莫承远同为第二届“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的林进和,是湛江市级非遗南三古建筑木雕刻传承人,在几十年的从艺生涯中,林进和与古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主持修复、承建了一批代表性的古建筑木雕工程,包括具有岭南古建筑风格的寺庙、祠堂、亭阁等大大小小上百座。
“湛江民间建筑木雕工艺源远流长,不少民间传统的木雕,尽管年代久远,仍能看出其精湛工艺。”林进和表示,但时至今日,湛江一些富有文化价值的岭南古建筑荒废了,甚至是拆毁了,只有少数古村落或古民居被保护下来,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人们对岭南古建筑的保护之心。
“古建筑木雕刻是几千年来工匠们用毕生血汗和智慧创造出来的建筑工艺,应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更多古建筑还原昔日的风采。”林进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