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藏着“私家商铺”运营形式十分特别内部环境极端稀有
时间: 2024-01-03 04:38:14 | 作者: 植草砖系列
产品介绍
-
“一年也进不了几次货,你看这几箱酒,都是我自己喝了。洗衣粉、酱油、醋、盐,还有卷烟,基本上卖不动,都是我自己用了。”60多岁的翟大叔说,这个开门运营了40多年的老供销社门市部,尽管卖不了什么货了,但是他还从始至终坚持运营着,就像开了家“私家商铺”相同,自己是老板又是顾客,让这个藏在山村里的“供销社门市部”发挥着余热,成了一代的回想。
这个供销社门市部,坐落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寨里河镇南部山区的春报沟村。据老板翟大叔介绍,自己的老伴便是“老供销”的运营员,也是供销社的正式员工,现在现已退休。当年,门市部对外承揽运营权,他们就接手运营,从始至终坚持到了现在。
这个门市部,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全部是用石头垒砌而成。第一眼看上去,极具年代感。尽管门头上悬挂的牌子是“莒县供销春报沟超市”,有点现代感。但是,当你步入这个超市后,又似乎穿越相同,瞬间又回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
红砖、水泥垒砌的货台,结账的当地都已“包浆”。而货台里面的格子货架上,还摆放着不少“老物件”,有旧式手电筒、学生用的练习本,还有圆珠笔、铅笔,旧式台秤,算盘等等。不过,这些物件都是滞销品,几十年没卖出去了,货架上布满了尘埃。
西边墙壁上悬挂着一个奖状,还有一面大镜子,在诉说着这个门市部从前的光辉。奖状上用繁体字写着“先进集体”,是1984年,寨里河供销社奖给这个门市部的。从挂上去就没有拿下来过,到现在现已挂了39年了。而那面镜子,是1981年他人赠送给这个门市部的,也一向挂在墙壁上,现已40多年了。
“这个门市部,建设于1979年,其时邻近八个村出资,一起盖起来的, 紧挨着门市部,东边便是校园。其时生意很好啊,八个村,好几千口人消费呢。再说当年买东西得凭票购买,所以生意十分好。”翟大叔说,后来校园搬走了,加上商场敞开,个人也开起了超市,这个门市部就慢慢地不可了。
“十几年前,生意也还行,其时村里也没有个人开的小超市,加上卖着化肥、农药、耕具等农资,再卖着面条、饼干、布疋、暖瓶、电池等日子用品,生意很兴旺。”翟大叔介绍,从校园一般走,到答应个人开超市,门市部的生意就直线下滑了,慢慢地都挣不出本钱来了。
“俺老伴是供销社员工,其时她是正式员工,年青的时分在长岭镇供销社了,后来就调到俺这边了。”翟大叔介绍,当年供销社运营员是一个很吃香的工作,得有很硬的联系才干干上运营员。由于岳父在县城里当官,老伴当年才有时机进入供销社体系,成了一名正式员工。
“我是1976年上班,一向在供销社干到了退休。当年的门市部,有运营员,卖酒的不能卖农资,分工清晰。有主任、有组长,还有管帐和运营员。”大娘说,运营员一般都是长得美丽的小“识字班”,年纪大的不要。当上运营员,一般都是有联系才行,由于这个活轻捷,还面子,所以其时很吃香。
一名供销社正式员工,怎样嫁给了一位农人?咱们猎奇地问道:“他长得帅啊,你没看他现在也是一个帅老汉啊?哈哈。”大娘开心肠说:“其时他从戎,人长得很帅,他人一介绍,我就看上他了。年青时心思他在部队能创好,后来复员回家了。”大娘说,跟着老公也没怎样喫苦劳累,自己是正式员工,有薪酬,老公种田,小日子过得也很夸姣。
“我退休好几年了,刚上班那会,每月薪酬才36元,现在一个月能发3000多块钱,他种田也耽搁不了吃饭。俺就一个儿子,现在在城里做酒水生意,日子上是没问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大娘很满意现在的日子,尽管日子在乡村,但是小日子过得还算润泽。守着这个门市部,就像日子在曩昔的年代相同,抬眼看去,都是年青年代的容貌,回想很夸姣。
“你看这儿还有手电筒呢,曾经卖4块钱一个。还有三个,只要一个是簇新的,那一个生锈了,那一个坏了,没法用。”翟大叔从货架上拿出手电筒,一边尝试着看看还能不可以运用。咱们正真看到后,觉得很稀罕,就想买下来。大叔说,曾经卖4块钱一个,现在还卖4块吧。两个给8块钱就行了。还有手电筒的灯泡,都送给你们了。
“曾经有人来买,看着就像稀罕物相同,我没卖。今日我快乐,你们想要,就卖给你们吧。”翟大叔说,这些内行电筒,现在没有人用了。现在商场上卖得都是充电的手电筒,不只亮度高,姿态还美观,也比较经用。内行电筒是用一号电池的,也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买到。假如买不到一号电池,你们就当个玩具摆着美观吧。
货架上摆放着不少“老酒”瓶子,咱们以为是卖不出去的老酒。本想拿下来看看,有适宜的买几瓶老酒品味。但是翟大叔告知咱们,这些是空洒瓶子,摆放在货架上美观的。许多老货根柢,依然摆在货架上,现已失去了产品的含义了。不过,老两口依然没有舍得丢掉,让它们在那里发挥着“欣赏”的价值。
“我刚接手那会,许多‘莒县白干’白酒,其时就怕卖不了。由于在村里消费水平有限,加上没有流动资金,就着急快卖出去。瓶装白酒卖不了,就拆开倒了酒缸里,当散装的白酒卖。现在想想,有点惋惜了。”翟大叔说,现在假如有七八十年代的“莒县白干”老酒,一瓶都能卖到两三百块呢。其时一瓶子白酒才卖两三块钱,价格涨了一百倍,比存钱还好。
“这几年,绝大多数都是没有生意了,有时分好几天不倒闭。”翟大叔介绍,现在村里的年青人基本上没有在家的,都外出打工了,要不就到城里居住了,全村100多户,在家里的白叟年纪都是六七十岁的白叟,消费才能不可。再加上这几年网上购物,村里的年青人也都从网上买货了。
“这个门市部,我接手过来后,翻修了一次,修建质量十分好。曾经房顶是水泥瓦,后来下雨漏水,我换上了红瓦。其它的当地没动,你看这房顶上都好好地。”翟大叔说,常常有人到山里玩,看到这一个门市部后,都会拍些相片,就像见了奇景相同。
“我这个老供销门市部,不敢说在咱全县是仅有,最少在咱镇上是仅有保存原样的。现在许多门市部的修建还有,不过都进行了改建,里面都改成了敞开式超市的姿态,我这个从始至终坚持没有改建。”翟大叔介绍,其时有人主张改建成现在敞开式超市的姿态,我深思着怎样改也相同,这山村里没多少人来,改了也是白改,白花钱,还不如坚持原样好。
“这样我觉得很好,一进门就看到曾经的门市部容貌,就像回到了年青年代,哈哈。除了这几间屋,后边还有个大院,一年租金是6000元,每年都得上交。”翟大叔说,现在光靠卖货是挣不到6000元的,没有买货的,全年进货都用不了3000块钱,并且货多数是自己消费了。没事的时分老两口还做点工厂下放的手艺活,多少补助一下日子。